文源街道防汛抗旱(城市内涝)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街道辖区防汛抗旱及城市积水内涝。主要包括:因大到暴雨造成大范围积水内涝、交通瘫痪、危旧房屋倒塌、地下设施进水等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断水、断电、断气、断通信等情景。
1.3工作方针和目的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方针,确保遇有险情,街道社区能够第一时间自主响应、独立作战,先期处置果断有效,最大限度减少辖区内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重点防护对象
辖区低洼地带
2 .组织体系及职责
顾 问:黄振国
主 任:周 云
副主任: 李 科 周 晓 吴荣娥 张志云 付佳明
周 军 姜文志 黄子慕 黎妙香 魏星星
成 员: 杨建兵 匡娇艳 黄鹤飞 赵冻连 刘 珊
吴治国 周治炎 李 娜 吴晓林 潘 珂
秦 朗 唐 敏 熊 华 刘赞军 黎 宇
谭 承 童俊军
佘 准 黄 灿 刘清军 陈 静 丑璧逊
在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下,设立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街道应急办,由李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指挥部设立综合协调、抢险救援、治安维护、医疗卫生、后勤保障、群众救助、舆情管控、事故调查八个工作组和街道、社区两组先期应急处置队伍,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综合协调组(负责领导:李科、周晓,负责办所:应急办、党政办):负责综合协调、督导检查,处置信息调度、汇总、上报,会议组织、会议纪要、信息简报、资料收集归档,与上级工作组的协调联络等工作。
抢险救援组(负责领导:李科、姜文志、黎妙香、付佳明,负责办所:应急办、城管办、物管办、军退站):负责制定现场抢险救援方案,组织街道、社区先期应急处置队伍携带救援物资设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根据灾情变化,适时调整抢险救援救灾方案,及时协调调度街道、物业、环卫、民兵、社会组织等后续救援力量、救援装备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及时组织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
治安维护组(负责领导:张志云、魏星星,负责办所: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负责维护突发事件现场及周边治安秩序,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重要物资设备的治安保卫,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负责划定现场警戒区域,做好应急救援力量赴灾区和撤离时的交通保障工作,协调抢险救灾物资、救援装备以及基本生活物资等交通应急通行保障。
医疗卫生组(负责领导:付佳明,负责办所:卫计办):负责组织协调医疗卫生专家、卫生应急力量携带医疗物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领导:周晓、吴荣娥,负责办所:党政办、财政所):负责协调安排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车辆、装备及其他物资,为现场指挥部正常运行和应急处置人员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
群众救助组(负责领导:付佳明、周晓、吴荣娥,负责办所:社会事务办、党建办、财政所):负责制定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方案,下拨政府救灾款物并组织发放,开展过渡期救助等工作,组织捐赠、援助接收等工作。负责受灾人员及其家属接待、慰问、稳定工作,研究制定善后方案,做好因灾遇难人员家属赔偿安抚工作。
舆情管控组(负责领导:周晓,负责办所:创建办):负责发布权威信息,接待媒体记者采访,协调处理与媒体间的相关事宜等工作。组织开展舆情监测研判,负责网络媒体管理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事故调查组(负责领导:李科、周军,负责办所:应急办、纪工委):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事故原因和性质,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建议,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街道、社区先期应急处置力量(负责领导:李科,负责单位:各办所、各社区):街道组建先期应急处置队伍,共计30人(人员为街道应急排基干民兵)。各社区分别组建10人先期应急处置队伍,共计50人(名单附后)。遇有险情,收到街道内涝防治抢险指挥部通知,街道、社区先期应急处置力量须在30分钟之内到达指定地点集结。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降水预报
降水预报工作及灾害性天气预警级别的确定,由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传达至街道内涝防治抢险指挥部后,第一时间向全街道发布。
3.2预警级别
按照汛情城市内涝防治抢险性质分为四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特别严重(I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加以表示。
3.3日常管理
街道防汛抗旱(城市内涝)指挥部办公室、各社区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和物资保障单位积极做好应急响应期间所需的物资,包括:工程机械车辆、抢险队、块石、沙、碎石、草袋、麻袋、编织袋、铁丝、绳索、照明器材、油料、救生设备等。根据防洪需要,储备铁丝、编织袋、铁锨、救生衣等。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响应期间路灯、燃气、自来水、电力、通信等供应恢复。各社区及沿街单位要积极做好救援器材、设备的日常养护、维修、检测,做到专物专用、专人专管。
3.4应急演练
街道社区要定期开展辖区防汛抗旱(城市内涝)防治抢险应急预案演练,加强对救援器材、设备等物资的使用管理。各社区及相关单位应当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对重点部位、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4. 应急响应机制
蓝色汛情预警(IV)
根据防汛抗旱值班要求,街道社区值班人员到岗到位,24小时值班值守。所有人员保持通信畅通,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街道工委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各社区适时组织安排人员上路做好辖区内易渍点、风险点的巡查工作,如遇树叶等垃圾封堵泄水井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确保泄水井走流畅通,确保辖区道路无长时间大面积积水现象。
黄色汛情预警(III):
除值班备勤人员外,街道公共安全办(综治线应急线)、城管办(城管线城建线)、各社区相应人员立即到岗到位,联系环卫、市政以及辖区单位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并组织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以及住宅小区内涝的排涝、抢险和现场处置工作,并负责危漏房屋居民的安全避险工作。街道应急办人员要及时跟进上级气象部门发布的降水情况,报街道主要领导研判汛期防汛排涝减灾工作。同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
突发事件、橙色汛情预警(II级)、红色汛情预警(I级):
街道社区所有人员立即停止休假,根据街道内涝防治抢险预案分组安排,全员上岗到位。街道社区先期应急处置队伍全部一线待命。根据情况,街道城市内涝防治抢险指挥部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必要时按照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到达指定位置进行指挥。各社区及相关办所提前在重点内涝区域上岗到位,对已经出现较大或严重险情的区域,抢险队伍全部到位,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灾情、工情变化并随时向街道城内涝防治抢险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
长沙市利来w66最给利文源街道办事处
2024年2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