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来w66最给利

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关切 > 2024年 > 医疗卫生

世界呼吸日|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九成以上都有吸烟史

发布时间 : 2024-06-17 来源:长沙晚报 字体大小: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每年的6月15日是“世界呼吸日”,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呼吸健康,并促进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肺癌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堪称“癌症头号杀手”,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

吸烟是可明确导致肺癌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肺癌死亡由吸烟所致,肺癌与吸烟强度(吸烟量)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方式匮乏的小细胞肺癌更与吸烟关系密切,据统计,在确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超过90%以上的患者都有吸烟史。

早期筛查是应对小细胞肺癌的良好对策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0%~85%,小细胞肺癌虽只占肺癌总数的约15%,但却是肺癌中侵袭性较强的分型,具有侵袭性强、肿瘤进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杨农教授表示,肺癌早期的症状隐匿,不会对大气道、血管产生明显影响,但危害不容小觑。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低剂量螺旋CT做初筛,如果发现有相关征象的话,建议做进一步检查。而小细胞肺癌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医生通常会嘱咐病人,3个月或一年复查1次,3个月复查小细胞肺癌在影像学上会有较大的变化。

规范治疗是遏住小细胞肺癌的关键一步

小细胞肺癌分为广泛期和局限期。约7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广泛期,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仍能存活的仅3%。而局限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同样很差,只有15%~30%的患者在确诊后生存超过5年。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含铂双药化疗奠定了小细胞肺癌一线标准治疗的地位。尽管化疗初始反应较好,但患者极易复发,且容易耐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中位生存10个月左右,其生存依旧只能按“月”来计算,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5~31个月。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当前小细胞肺癌全面进入免疫时代,尤其是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成功破局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困境。尽管免疫治疗针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有临床试验提示,免疫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杨农教授表示,以能否接受某一种治疗来框定小细胞肺癌的分期,是小细胞肺癌的特点,在上世纪60年代制定诊断标准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患者能否接受放疗,能接受放疗的患者生存时间会被大大延长,而单一化疗的患者则生存时间有限。目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一些分期比较早且经过严格挑选的病人,有可能接受手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是同步化、放疗,他们的生存时间非常有限,而如果能够同步化疗以后,使用免疫治疗作为巩固,其5年生存率会明显提高。所以,无论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还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目前的治疗重点是除了化、放疗之外,能再加上免疫治疗。

全病程管理是助力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之举措

随着肺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整体生存周期得到了显著延长。但由于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和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越来越多的专家强调,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学科诊疗和全病程管理极其重要,即对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实施全程管理。

对此,杨农教授表示,到目前为止,患者对于肺癌这一恶性肿瘤还是比较恐惧的,全病程管理的第一步,是通过科学事实消除患者对于疾病的误解、焦虑和恐慌,通过对疾病的科普宣传来改变固有观念。在管理病程中,医生需要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更新到位、执行到位,通过综合治疗提升患者的长期生存。在诊后需要做到随访到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